![]() |
| |||||||
101年全國消防楷模—江智獻先生 |
姓名:江智獻
單位:大甲分隊
職稱:小隊長
楷模具體事蹟:
一、執行工地OHCA救護,成功以AED及心肺復甦術救回
於96年9月8日接獲派遣執行梧棲區自立二街一處工地OHCA案件緊急救護,於未出勤時迅速反應,請值班役男楊憲琦以電話線上指導報案人實施心肺復甦術,91車(救護車)到達現場後立即與另一名出勤同仁郭瑞顏接手繼續實施心肺復甦術並貼上AED貼片,經體外自動電擊器建議電擊後患者及恢復心跳及意識,為掌握黃金救治時間將該患者就近送梧棲童綜合醫院,經急診處置後立即轉入加護病房並於9月25日康復出院返家;患者林鐘俊表示他本身就有心肌梗塞的病史因過度勞累以致心臟病復發,他與家人都非常感謝消防人員的搶救。
該案件除了能於第一黃金時間掌握時機於線上指導民眾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以增加急救成功率,並迅速出動到達現場發揮所學及專業。個案的急救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執行者平時落實訓練的心血結晶,方能展現掌握搶救的黃金時效,圓滿達成搶救人命任務。
二、忠港醫院臨時停電,成功搶救約60名急重症病患生命危急案
於98年9月7日梧棲區忠港醫院上午8點30分臺電線路維修停電;因該院發電機故障無法正常啟動,造成約60名必須仰賴呼吸器重症病患無電可供器具使用,造成生命上的危害,是日輪休乃在隊處理公務,初期指揮官抵達現場後回報:現場情況十分危急,需大量人力前來支援。聞訊立即投入協助,以分隊電話撥打至臺電梧棲所告知該項訊息,並請該所工程人員至現場協助恢復供電,以解燃眉之急,連絡完畢後將分隊所有移動式發電機(5具)以警備車運送於現場投入搶救,現場狀況非常混亂,所有醫療器具因電力不足所產生的鳴響此起彼落,吾等支援人員迅速將移動式發電機分配至各亟需病房,發電供予維生系統及呼吸器具使用,並以甦醒球輔助重症患者給氧,在緊急調度下確保了維生系統及呼吸器的運作,現場恢復了秩序,所有在院的醫護均在重症區不時的穿梭,消防團隊供給了緊急之所需,含人員、裝備及緊急發電設備,狀況暫時在控制中,約莫30分鐘後臺電端電源恢復供應,狀況正式解除,現場氣氛頓時由冰點化為歡呼聲,在全員通力合作下順利完成緊急應變,成功搶救化解危機,戰勝了死神並成功挽救了60條生命。
三、執行現場存放大量瓦斯桶住宅火警,成功搶救意識模糊受困者2名及順利疏散引導大量受困民眾
於100年2月5日21時57分獲報執行大甲區三民路48號住宅火警,現場為4樓RC建築物;到達現場一樓為便當店已全面起火燃燒,伴隨現場大量可燃物及瓦斯桶(串聯50公斤裝約10數桶)已有火焰向一樓騎樓噴出,現場岌岌可危,立即佈線搶救,當下濃煙烈火伴隨爆炸聲響直往上竄燒,屋主兒子(許家源)第一時間順利逃生並站立於建築物正面樓下情緒失控大聲嘶喊:建築物內計有家人及親友共計10餘人還受困其中,尚未及時逃出;江員與火場初期指揮官分隊長於平時即有默契,抵達現場即帶領一組3人執行人命搜救及佈水線初期滅火工作,並率員上二樓搜索於二樓利用水線降溫排煙同時於伸手不見五指與高溫情況下本著人命優先於舉步维艱環境下進行搜索確認有無受困者,並於視線不佳在該建物正面二樓客廳處所發現2名受困者,當時2名受困者以搭肩相互依偎方式趴臥於二樓客廳地板,而2名受困民眾意識模糊且無任何的反應動作,見狀立即以無線電呼叫,並以燈光搖晃方式指引入室搶救同仁前來協助搶救受困民眾。另由於火勢燃燒猛烈,有12名受困民眾於建築物頂樓等待救援,持續以消防車擴音器請待救者保持冷靜等待救援,此時頂樓受困民眾已有鼓躁行為出現,爲防止受困者做出跳樓逃生動作,分隊長蕭一平火速率員由三樓進入逐層搜索至頂樓安撫情緒並於火勢熄滅後引導至樓下,2名受困為屋主許三德與女婿李倫邁;於救出後立即就近送醫搶救因氣管有部份灼燒須於醫院觀察治療並於一星期內陸續出院返家休養,並返家後偕同分隊長蕭一平前往住所關懷,許三德本人與其家屬對消防人員冒險犯難不放棄的搶救內心由衷感謝,此次火警案件順利搶救受困民眾共14員,其中2位由吾等搜索救出,實仍真正是與閻王搶命,終不負所託,順利達成使命。充分發揮消防人員奮勇盡職的精神,圓滿達成任務,深獲民眾好評。
四、大甲溪水位瞬間暴漲,暗夜冒險成功搶救受困河床工人
於101年6月11日0時55分前往大甲區西堤路大安溪河段,5名砂石場工人因溪水瞬間暴漲受困,亟需援救,由分隊長蕭一平率隊前往,出勤前考慮受困民眾身處深夜漆黑環境且驟雨不斷,又被溪水圍困及河床水位不斷升高下,立即請資深同仁詹明榮加開照明車前往現場升塔照明,除了可確立目標更能適時的安撫5位受困民眾忐忑緊張的心情,抵達現場迅速成立指揮中心、照明站、集結救生裝備、繩索、船艇、救生衣、抛繩袋、抛繩筒、拋繩槍、喊話器、望遠鏡等。各單位支援人員亦陸續到場,命參與救災人員確實穿著防寒衣、救生衣、頭盔等救生裝備。命上游警戒人員、下游攔截索、攔截點、救生艇找尋適當位置後回報待命。面前有一約10米寛之行水區,目視水流不急應可渡河,以3組一組人鏈渡河,水深及膝,安全渡河後餘7人先攜繩索、照明燈具、救生衣5件、抛繩槍、抛繩袋等渡河前進。通過約60米的腹地後即到達受困點。眼前的場景是河寛約30米的行水區,本有供砂石車通行之便橋已有3分之2遭洪流沖毀,餘段遭泥流激起約莫1米高之水瀑,岌岌可危,當下應迅速作為,立即以抛繩槍成功抛射後,運送5件救生衣渡河供受困者穿著,已踏出成功第一步。環視四周上、下游,受困處形同孤島,無其他退路,現場重型機具亦不適合運用於本次救災,情況尚在掌控中,唯上游狀況不明,是否山中持續豪雨,水位仍會上昇,屆時恐連援救者均無法脫困,拖越久恐救援越不利。
研判斷橋上游均不利救援,因如有意外狀況援救者將受創於斷橋及隕落河中之鋼板恐有致命傷害,端看下游處泥流泛起約莫10公分之滔滔江水,必定夾雜石塊等異物且流速相當湍急才有後浪激前浪之紊流現象,船外機未曾在如此險要之況狀執勤,如今只好輔以繩索作安全之確保應為可行,向救災指揮官副大隊長無線電通報腹案,請決斷。指揮官允諾放行施救。尋適當下船點,備齊船艇、操作手及救助手3員上船,命2名備抛繩袋下游待命,船頭繫命繩,上游佈4名預備手,如救生艇馬力不足或熄火,運用鐘擺救回。所幸救生艇一一頂過滔滔江水浪頭,順利渡河,過程萬分驚險。全程尚在掌握之中,後利用本模式將受困者分2梯次救回,第三次運回救助手時船外機熄火一度翻覆,所幸已近岸旁,由下游佈置之抛繩袋人員抛出繩袋,並矯健身手上岸脫困,為本案留下完美句點,又於下游安排其他參與救災同仁架設二處攔截點以防因任務失敗時確保人員安全,所幸此次救援所有受困名眾在同仁共努力安全防護下有驚無險的順利脫困,充分發揮消防人員奮勇冒險盡職的精神任務順利完成任務及時排除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