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消防季刊

(三版)本局第五救災救護大隊辦理105年民間救難團體複訓 作者:第五救災救護大隊隊員 蔡明芳

為促進本市轄內民間救難團體救災協勤能力,提升救災協勤民力搶救效益,進而有效整合民間力量發揮最大消防救災效能,本局第五救災救護大隊於105年7月17日8時至17時假大甲消防隊辦理「105年民間救難團體複訓」。此次訓練對象為轄內陸域救助類民間救難團體-青溪救援協會,共計28人參訓。由大甲分隊分隊長賴懋頡擔任教官,蔡浚泓及宋翊民擔任助教,訓練課程內容包含(一)地震災害搶救(二)繩索固定點選擇、應用及登降(三)坑道、高及低所救助(四)車禍事故救助行動準則與破壞要領。
強烈地震發生時往往造成許多建築物倒塌,當救難人員到達現場時需整體性規劃,並評估危險程度後,逐一進行救援工作以爭取時效。教官表示為防止建築物二次倒塌,對倒塌物應併用木材支柱及木板拖架支撐,應先了解建築物倒塌情形,判斷倒塌建築物中可能有空隙的地方,儘可能從最低的平面沿牆壁、挖通道以利通往崩塌物下的空隙處搜尋救生遭難者,其大小須能容納施救者將遭難者搬運出來之空間且不應有急轉彎,不可直接從崩塌建築物最上方挖翻,否則容易造成二次災害。
繩索救援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便是固定點的選擇,倘若固定點選擇有誤或不佳,極可能在救援過程中產生危險,一般在大樓可利用大柱(鋼柱、H 鋼)、橫樑等穩固的建築當固定點;亦可加裝人工固定點,以不破壞建築本身的結構,若在戶外可利用大樹或大石,固定點架設一定要非常牢固,牢靠的固定點才確保垂降人員的安全。教官說明繩索上登、下降各式動作要領,及在建築物外牆架設雙節梯利用繩索下降將人員疏散到地面後,全體參訓人員在教官指導下,隨即展開分組實地操作,藉此重複練習以提升救災協勤民力陸域救助搶救技能。
為了搶救車禍受困民眾,而必須在危險情況下執行搶救任務的消防同仁,各種安全防護更應落實執行,以保護民眾及自身安全。參訓人員利用單位內現有破壞器材實施操作,並針對不同車禍救助狀況進行討論及救災情境模擬,期望透過教官講解與實際操作,加強參訓人員對於車輛事故車體破壞的操作認知,並熟悉救災器材的操作,除了對保護患者及自身安全有進一步的認識外,更能於車禍現場有效率地進行車體破壞流程。
「政府力量有限,民間資源無窮」,在現有救災人力資源不足情形之下,亟需志願服務組織及民間救難團體協助參予救災,強化其協勤技能並熟稔裝備器材操作使用,確保民間救難團體人員救災專業技能,以增強民間救難團體協助救災處置能力,期能降低災害損失,讓民間災害防救志願組織的力量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講解車禍事故救助破壞要領並分組操作
最後異動時間:2016-10-19 11:35: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