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消防季刊

(四版)義勇消防人員服勤救災安全之探討

 

作者:火災預防科科員 蔡子裕

 隨著社會形態改變,工商業發達,建築物的高層化及地下化以及建築物的多樣性,在消防搶救上也顯得更為困難。然而不管何種類型的火災,「消防搶救人力」都是搶救火災的重要關鍵。在許多火警案件中,除了消防人員進行救災外,也可看見義勇消防人員們協助救災,多了這股救災力量,可以使火災更順利獲得控制並減少人命傷亡與降低財物損失。
   
 而義勇消防組織因各地方消防警消人數的不同,對於義勇消防人員服勤救災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義勇消防人員也有可能擔任救災第一線攻擊角色,進行滅火搶救的任務。為了保障義勇消防人員搶救時的生命安全,希藉由義勇消防人員服勤救災殉職的案例中,找出殉職原因與因應解決之道,以期降低服勤救災殉職的原因發生。
 
 以下針對101年3月16日苗栗縣後龍鎮新港市場火警,造成一名義勇消防人員於服勤救災中殉職的案例,探討與分析義勇消防人員的服勤救災安全,希望能夠避免服勤救災殉職的憾事再次發生。
(一)火災發生時間:101年3月16日13時01分
(二)出動車輛、人員:
 1.車輛:出動水箱車3輛、水庫車2輛、救護車1輛、器材車1輛、普通車1輛、警備車1輛,合計9輛。
 2.人員:後龍、頭屋、造橋和苗栗4個分隊,消防人員13人、義消人員14人,合計27人。
(三)發生地點:苗栗縣後龍鎮新港市場內
(四)殉職人數:義勇消防人員一名
(五)案情概述:
    101年3月16日13時01分,苗栗縣後龍鎮新港市場發生火警,火災發生在傳統市場的店鋪,濃密黑煙不斷的從屋頂及兩旁竄出,大火也延燒到兩戶民宅,現場因通道狹小,搶救非常不容易,後龍義消洪分隊長帶著加入不到半年的新進謝姓義消隊員一起架設鋁梯,爬上市場的二樓陽台,進入二樓屋內開窗,進行排煙作業,謝員可能是為了要搜索屋內是否仍有民眾受困,所以自行冒險進入三樓進行搜索。
    當災害現場突然湧現大股濃煙,洪分隊長隨即以無線電呼叫所有義消同仁撤離,當時分隊長沒看到謝員,以為謝員已從其它通道離開,但20多分鐘後,仍未見謝員的蹤影,用無線電呼叫也無回應,當下懷疑謝員受困火場,經過一小時搜索後,於14時33分在中正路○號3樓發現謝員的身上壓著天花板等雜物,保命的消防衣及面罩幾乎全毀,嚴重灼傷,緊急送醫急救後仍不治,因公殉職。 
(六)起火戶和延燒戶建築物狀況如圖所示:起火戶為中正路○號,為2層的磚造建築,起火處所位於1樓後方廚房。延燒戶亦為 2層磚造建築。
 
    
        圖:起火戶與延燒戶關係圖
 
(七)案例分析:
 1.入室搜索或搶救時,必須2人以上為1組,嚴禁單獨執行救災任務。
 2.留意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時間,空氣呼吸器使用時間的公式為:

可能使用時間 (min)  =

【充填壓力 (kg/c) – 脫出所需壓力 (kg/c)】x 鋼瓶容量(L)

空氣之消耗量(L/min)

 
 3.搶救木造建築物或鐵皮屋時,應注意火勢發展情形,防止天花板、樑、柱、屋瓦等燒損倒塌或掉落而遭擊傷;瞄子應調整適當的出水壓力,避免因高壓射水造成建築物倒塌。
 4.沒有配戴救命器的安全警報裝置,無法在第一時間發出高達98分貝的警報聲響,讓其他同伴了解受困的位置,迅速求援。
    
    本文針對義勇消防人員服勤救災安全,茲提出下列建議:
一、藉由訓練中心的火災搶救訓練,落實義勇消防人員的訓練,提升搶救能力、並強化火災搶救技能,發揮協勤效能及加強民力運用,建立全民消防,成為消防人員救災的助力。
二、以資深、具有相關訓練與救災經驗豐富的義消幹部來集結陸續前來救災的義消同仁,配合警消指揮官的調度與派遣,進行義消同仁救災行動的控管,提升服勤救災安全。
三、新進的義消人員有時候會過度熱心或勇敢,容易陷入危險的救災情況而不自知,警消指揮官應該要落實「救災安全管理」原則,以提升義消同仁的服勤救災安全:
 (一)「搶救財物」應該被視為可能會對同仁的救災安全,產生潛在危害風險的行動,必須避免或減輕此風險的發生。
 (二)沒有人命傷亡之虞的災害現場,冒任何危險進行救災行動都是不被接受的。
四、落實義勇消防人員的救災訓練,增加對危害的意識及察覺、提升緊急脫困和自救的能力,能有效降低協勤救災死亡的風險。
五、於災害現場服勤救災時,義消同仁應該確實著裝個人救災安全防護裝備器材。
六、藉由界定警消與義消之間的「救災主從關係」,使義勇消防人員避免擔任第一線的搶救角色,盡量以擔任第二線配合支援警消人員救災的角色為主,以降低服勤救災的風險。
七、當救災安全發生不確定性時,警消指揮官應該劃定適當的警戒區,並撤退至安全地點,防止突發情況發生時,造成服勤救災的義消同仁傷亡。
 
參考資料:
1.苗栗縣政府消防局火災搶救報告書。
2消防戰術─理論與實務,鄧子正,1996。
3.NFPA1500, Standard on Fire Department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ogram.
4.John Norman (2005), Fire Officer’s Handbook of Tactics, Tulsa: PennWell.
5.滅火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最後異動時間:2021-06-17 13:2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