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消防季刊

(四版)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成功救回救護案件 作者:第七救災救護大隊隊員 黃國彰

執行專責救護已五年多的時間,面對年復一年救護案件的跳躍式攀升,幾乎各種的救護處置及救護現場的狀況已迎刃有餘,各項標準作業流程也早已深植在我日常生活中,但唯獨對於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能在現場電擊的個案真的少之又少,更別說是機會渺茫的ROSC(回復自主心律)了。

然而冥冥之中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吧!在一個一如往常的傍晚下班時刻,路上車水馬龍,民眾們個個顯露出歸心似箭的心情,此時值班台的派遣台廣播卻發出了熟悉的聲響:「救護、救護、趕快出動……」隨手一看派遣令上的地點是位於分隊旁的百貨公司。早已練就反射性動作的我,立即套上救護背心並跳上救護車,同時間也獲知勤務中心告知的唯一資訊:「現場為意識不清的男性患者,其他資訊不明。」一般情形下勤務中心常常能給我們一些基本的資訊作為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前的參考,然而這樣的資訊無疑的是對救護人員最大的挑戰,在事前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況下,唯有靠著現場的臨場反應做判斷。

救護地點距離雖然離分隊很近,近到甚至在分隊車庫前就可以看到救護地點,然而在車水馬龍的尖峰下班時刻,這短暫的距離似乎就變成了漫長的道路,隨著馬路上車輛的擁塞,我們的時間也逐漸的被拉長,終於在救護車警報器的逼迫下,我們的車輛慢慢的接近百貨公司。而遠遠的就看到百貨公司的女員工在門口焦急的向我們招手,從她臉上焦慮的表情似乎明顯表示此案件並不單純。

「裡面有位民眾剛剛突然倒在地上,現在沒有呼吸心跳了!」焦急的女員工在我們下車準備拿急救器材後立刻對我們訴說。「小姐不要緊張,我們立刻進去做急救」學長鎮定的安撫焦急的女員工並且迅速的把全套的救護器材放上擔架床上,與我合力推上三樓的救護現場。

當我們接近現場時,發現有人正對患者實施CPR,當卸下救護器材後我立即接手進行評估並且由學長向現場民眾詢問相關的資訊及準備急救器材,評估後發現患者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我馬上繼續實施CPR,而學長二話不說也將AED貼片貼上。「請問他剛剛怎麼了?」學長詢問著剛剛幫患者CPR的民眾。「他剛剛就突然抓著胸口倒下了。」民眾焦急著回應。正在執行CPR的我聽到這樣的話語,研判這很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狀,像這樣的患者常常需要立即的電擊與CPR。果然在我要執行第二循環一開始時就聽到不要碰觸病人正在分析心律,接著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了,AED告知建議電擊並請按閃動的按鈕進行搶救。

學長一手看手錶告知現在時間17點整而另一手按電擊按鈕進行電擊,隨即患者立即彈跳了一下,而電擊完後我也馬上繼續CPR,學長也同步BVM給氧、ILMA 4號建立呼吸道,完成後收拾裝備下樓準備上車。一到車上,學長立即架上短背板及車上THUMPER,並於開車前再進行一次的進行AED分析,結果一樣建議電擊,學長不加思索的又按了電擊按鈕並以最快的速度送將患者準備送往醫院。

救護車的警鈴聲與車上THUMPER節奏性的油壓聲響不斷的在我耳邊交織著,我的額頭與後背早已因為持續的CPR而被汗水所浸濕,溼答答的制服與褲子貼身的黏住我的身體,讓坐在後座的我非常的不舒服。終究死神沒有眷顧這位患者,在到達醫院急救室後患者很快有了ROSC的跡象,患者經過醫院的照護下也終於在一個月後平安的踏出醫院門口。在執行救護幾年後讓我面對了這件救護個案,讓我更成長了不少,這也讓我更加確信生命之鍊的重要性,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急性心臟病發致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心室頻脈/顫動(VT/VF)。心室頻脈(VT)是心臟跳動太快,未能造成有效的血液循環,心室顫動(VF) 是心臟只在顫抖,無法造成有效的血液灌流。除顫電擊是唯一治療心室顫動的有效方法,只有成功的電擊除顫才能有效增加生存之機會。一般而言,當病人發生心律不整時,若能在一分鐘內電擊除顫,約90%可成功痊癒,隨後每晚一分鐘,活命的希望就減少7-10%。若在昏迷超過六分鐘後,便可能會導致死亡;即使救活,也可能因腦部缺氧而變成植物人,所以儘早的除顫電擊更是目前推動搶救人命的關鍵點。
最後異動時間:2014-04-08 11:17: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