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手冊

(火災的防範及認識)廚房用火安全
 
依據臺中市政府消防局統計本市109年建築物火災共發生847件,其中爐火烹調火災次數共317件,比例高達近37.43%,平均每天會發生爐火烹調火災機率為86.84%,地點常見發生於廚房及餐廳,這些地方有許多油類及瓦斯,火災發生後,擴散速度非常快,容易造成重大傷亡。
 
109年度建築物火災原因分析
109年度建築物火災原因分析

 

常見的廚房火災起火原因

常見的廚房火災起火原因可大致分為煮食不慎(油鍋起火)、人離火不熄(空燒)及瓦斯使用不當(氣爆),其中:
  1. 煮食不慎(油鍋起火)的危險性:
    • 國人習慣煎、炸、燉進行料理,其中炸需要高溫的油進行料理,其食品才會外酥內軟,若油溫不夠則較不可口,105年在霧峰因阿嬤炸茄子而導致3死1傷,106年台中南屯知名排骨店,於炸排骨時不慎引燃火勢,妻女受困三樓,所幸消防人員救災迅速才沒造成傷亡,原因在於油品雖然沒有直接接觸火焰,但油品加溫到一定程度時,達自燃溫度雖沒有接觸火焰亦可燃燒,特別攪動食物時更容易發火。
    • 當油鍋起火時,錯誤的應變作為將導致火勢擴大甚至人員受傷,最常見是潑水試圖滅火,結果產生濺射,造成人員受傷,火災面積延燒擴大;另外有人採用濕布試圖以窒息方式覆蓋火焰滅火,關鍵在於要找到比鍋面大的布,要將其完全浸濕後準確覆蓋鍋面,除須具備較高的技巧外,其需要準備時間也較長,隨著時間火勢也將逐漸成長擴大,所以過於強調教導一般民眾在面對油鍋起火時,以濕布來滅火較不適當,因所需的技巧較高及工具較難取得。
  2. 人離火不熄(食物乾燒、空燒)的危險性:
    • 中國料理中,燉湯為常見的料理方式,但燉湯需要用文火慢慢熬煮,往往火災也是此時發生,因為燉煮需要時間,許多料理者會趁著空檔去做家事、睡覺甚至出門買菜,當鍋內煮到無湯或者湯汁溢出來熄滅爐火,便會產生廚房火災的例子。
  3. 瓦斯使用不當(氣爆) 的危險性:
  • 近年來瓦斯事故層出不窮,造成瓦斯溢漏常見的原因為更換瓦斯方式錯誤或者管線老舊損壞破裂,當瓦斯洩漏後在空間內蓄積,錯誤的應變將會造成嚴重的傷亡,瓦斯與空氣混合到爆炸上下限時,一個微小的火源(包含電氣、明火)就會將其引爆,產生的爆炸波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預防作為

  1. 預防廚房火災第一守則「人離火熄」(煮東西,不離開;人離開,火要熄,最不可以相信的就是「自己會記得」。
  2. 民眾大部分都是在等待烹煮過程中做其他事情,而忘記關閉爐火,故可利用廚房常用之料理計時器、碼錶等小工具,定時提醒自己關閉爐火,或可安裝市售檢驗合格之自動瓦斯爐開關控制器,設定時間自動關閉爐火。
  3. 常外出者可善用行動電話內建或下載計時器應用程式(APP)定時提醒。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人離火熄」的動作,且外出家門,定要再次巡視廚房有無關閉爐火,才能避免因一時疏忽釀成火災。
  4. 油鍋起火之處置要領:當油鍋起火時,切勿用水去撲救,應先蓋鍋蓋、關爐火瓦斯、再關抽風機,記住蓋鍋蓋滅火後但溫度尚未降低前,切勿貿然打開鍋蓋以避免產生復燃。
  5. 烹煮或油炸食物時,添加食用油應適當勿過量,以免導致烹調過程中高溫油溢出,且須注意爐火太猛會加熱周圍溫度與油的蒸發速度,容易引起燃燒,特別是在攪動食物時更易發火,請小心用火。
  6. 廚房之牆壁、天花板與灶台等,均應使用不燃性防火材料建造,廚房內並應設置具有多種效能之乾粉滅火器。
  7. 抽(排)油煙機的風管盡量採用不銹鋼材質,且確實定期清洗,避免油機內部及油管堆積大量油漬。煙囪及油煙通風管等,必須加裝鐵絲紗罩,以減少油脂進入通風管道內。如設有煙囪,距離屋頂須有適當高度,以免火屑飛散,引起火災。
  8. 瓦斯爐具附近不宜放置可燃物且不要張貼、鋪設報紙等易燃物品,以免引發危險。
  9. 定期檢查瓦斯皮管是否老舊硬化、龜裂破損或鬆脫,如有,請立即請合格瓦斯業者或專業人員到場更換。
  10. 防空燒裝置,瓦斯爐的防空燒裝置係指爐具中心有一突出之熱電偶感溫棒,此熱電偶感溫棒與鍋底接觸.藉由電阻值變化感應鍋子溫度,當鍋內水份已燒乾時,鍋底溫度會開始上升,高於一定溫度時,裝置會自動關小火甚至關閉。
  11. 加裝異常熄火自動切斷裝置,近代瓦斯爐基於安全考量,都加裝熄火自動切瓦斯的安全裝置,原理是在爐嘴安裝一枝探針型「熱電偶」連到控制瓦斯輸出與否的「電磁閥」,熱電偶受火熖加熱會輸出電壓,電壓驅動電磁閥開啟,供應瓦斯持續燃燒。若是爐火被湯燒熄或被風吹熄,熱電偶不再受熱失去電壓,電磁閥便會主動切斷瓦斯,避開瓦斯外洩釀災。
最後異動時間:2021-03-11 09:4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