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消防季刊

(二版)本局第一期救助隊養成訓練成果驗收 作者:西屯分隊隊員 薛承恩

中華民國100年11月23日,本局第一期救助隊養成訓練在東勢分隊成果驗收。演練項目有:
一、高所救助:高所救助是當傷者受困於高處,而高空作業車輛無法到達時,消防人員利用雙節梯的延伸特性,得以將救災能力向高處延伸;再搭配繩索、擔架及急救器材,將患者安全的救援至地面。
二、低所救助:低所救助是針對墜落於低處之待救者,以雙節梯、滑輪及繩索組成的救助技術,操作容易,搭配擔架及其它急救器材,能安全確實的救出傷者。
三、水兵橫渡:橫渡架設是利用拋繩槍、繩索、鉤環及省力滑輪組所架設之緊繃繩索系統,使現場救助人員得以橫渡方式進行搶救。
四、Y型救助:Y型救助為二維救援技術,是將救助手身上連接牽引繩,再掛接於橫渡繩上,藉由牽引繩的控制,可將救助手水平移動至待救者受困處上方,再利用省力滑輪組將救助手下放以接觸待救者,利用垂直與水平的二維移動將人員救出。
五、立坑救助:立坑救援作業,所應用的繩索救援技術為下放轉上拉的技術;立坑環境經常存在著有毒氣體,如天然氣、沼氣或其它有害氣體,因此救助人員必須先進行氣體的偵測與稀釋,再配合繩索下放轉上拉的技術,將患者安全的救回地面。
六、單足上登:當救助人員欲沿繩索攀登而上時,救助人員只需ㄧ條特多龍繩及一名確保手即可完成上登,是最節省器材及迅速的方式,唯救助人員須具備強大的力量、高超的技巧及精實的訓練,方可執行此種上登技術。
七、繩索下降:繩索下降為執行立體救災、救難不可或缺之技術;消防人員架設繩索,使用下降器進行下降,利用下降器的特性,人員可自行控制下降速度。其中正面式下降為考驗救助人員勇氣之訓練項目,展現的是救助人員大無畏的精神。
八、斜降:斜降是架設緊繃繩索在高低不一的兩固定點間,救助人員由高點可以快速滑降至低點,運用於人員運輸及器材運送,可大大提升其效率。
九、車禍頂舉袋救助:當傷者受困於車下時,可利用頂舉帶將車輛撐高配合枕木使用將患者救出,達到快速脫困的目的,大大增加傷者的生存機會。頂舉袋構造簡單,操作容易,將氣袋內充入高壓空氣,即可輕易將車身舉起,重量輕,運送容易。
十、橫坑救助:在執行下水道、涵洞、礦坑等狹小橫坑救助時,環境中通常伴隨著一氧化碳、沼氣等有毒氣體,救助手必須配帶空氣呼吸器、救命器,並在身上打上確保繩後,才可入內進行搜救,由於坑道空間狹小,因此救助手必須單獨一人進入獨立完成救援任務。

今年因經費短絀,救助隊養成訓練發揮紅葉少棒隊的精神,並在局內長官的力挺之下,參加救助隊養成訓練的21位同仁全數通過水上救生教練證照,並參加激流救生訓練取得國際證照R1R2,以及接受FIREFIGHTER 1與救助隊的養成認證。
最後異動時間:2012-04-06 09:33:00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