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消防季刊

(三版)第二期救助隊參訓心得 作者:幼獅分隊隊員 郭政奇

本局為使外勤各大隊、分隊同仁於執行積極性消防救災及火場人命搜救,精進人命救助戰技、戰術及特殊災害處理能力,特從各大隊共遴選38人,於101年5月7日至7月29日由大誠分隊及西屯分隊兩駐地參加本局第二期救助隊養成訓練,藉以提升本局消防戰力及強化人命救助能力。

此次訓練包含水上救生、急流救生、救助基礎理論、器具運用、基本繩結及應用、救助戰技訓練、山地救生訓練、立體救災訓練、火災搶救訓練等課程,因課程緊密,壓縮每個訓練課程時間,故教官授課時均全神專注。其中水上救生佔整個訓練1/3的時間,為使學員能熟稔水上救生技能,更特別編排水上救生教練班訓練,且因學員轄區有大安溪流域及海域,水域救生技能則相對重要許多。

前五週水訓,印象最深刻的莫屬於急流救生訓練,竹山訓練中心的仿激流救生訓練場讓我們體驗到水的可怕,但只要我們個人裝備齊全,確保姿勢作確實,並有立即判斷水流種類及流向的能力,便能安全無恙的上岸。R1為注重個人求生技巧,R2為訓練於急流中人命搶救。

移地訓練擇於水里溪,雖說我們位於水里溪與濁水溪匯集處訓練頗為安全,但因適逢豪雨期間,濁水溪水勢洶湧、泥水滾滾,只要稍一鬆懈,還是有危險性。起初教官為使我們適應「活水」,讓大家先利用攻擊式及防衛式試試水溫,再以確保姿勢單人過激流區。陸續訓練單雙人渡河、人鍊渡河、泛舟及翻舟自救、水域繩索運用及活餌救生等多種技巧,其中就屬泛舟及翻舟自救最刺激,除要通過沸騰線及白色流域,更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翻舟自救動作,此時團隊默契就顯得更為重要,即使划到精疲力竭也要用力的划,因為下游就是聲勢驚人的濁水溪阿!讓我日後回想起來那濁水溪的波濤,還是會起雞皮疙瘩呢!

在救助訓前其實對幾條細繩、綁幾個繩結、再依靠金屬器材作任何救助動作,其安全性總讓我疑慮不安。但在這幾個禮拜學習到要相信自己綁的繩子及牢固的固定點,如此不管是上登、下降或水兵橫渡,才能心無旁鶩的完成每次訓練。教官說繩索的知識博大淵深,要如何利用繩索之轉折、繩索與繩索間的互相壓繩之結繩要領,並熟練各種繩結及建立系統,各項運用基礎才能在各種災害現場中運用自如,同時也分組培養團隊默契,由各組遴派的指揮官分配任務,以最佳的方法將人員順利救出,這些技巧都是需要我們反覆的磨練。且因救助訓涵蓋多種訓練,導致繩索運用課程被擠壓,每一課程實際操作的時間有限,僅能學習到基礎觀念,要能熟練實有難度,唯利用爾後的體技能訓練補其不足。

這次的山搜訓練是我登山初體驗,其中也感受到本局山難搜救隊的辛勞,光是我們輕裝就走地彆手彆腳,更何況他們是重裝上陣,不過美不勝收的景色正是登山迷人的地方。「立體救災」則是我們既期待又害怕的課程,能體驗到刺激感,但又畏懼從20m的高度滯空下降。待國搜隊教官精闢的講解要領後,終於盼到每位學員輪流表現下降的英姿,機上那轟隆轟隆的聲響掩蓋所有談話聲,機工長只能利用手勢及眼神作交流,當我還來不及享受下降的快感及恐懼,雙腳已經踏實地站在跑道上了,這種經驗一生中能有幾次呢!

最後的火災搶救訓練班著實震撼了我們的心靈,除了一些顛覆昔日所學知識,更發現其實自己體力仍需加強,教官說三個月救助訓在以後的職涯,火搶班的所學會運用到8成,其餘僅有2成,如此彰顯課程重要性。授課時我們皆全程穿著消防衣帽鞋及背負SCBA,第一階段為了測試個人呼吸量,教官們設置層層重度工作量關卡,其中就屬「敲地鼠」最艱難,不靠蠻力只憑技巧,走完兩趟無不喘噓如牛。第二階段包含黑暗迷宮、鐵籠、通風射水、基本滅火技巧及仿各類場所火災搶救等,教官說課程緊湊僅能挑選重點訓練,但還是在短時間內增加許多搶救的知識。尤其是「正壓排煙」的課程,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利用正壓通風排煙原理,進而更迅速撲滅火勢,未參訓前我們都是使用「負壓排煙」,在爾後的火場搶救上,希望可以將兩者優缺點用於實務上,讓火災可以更容易搶救。

三個月救助訓,主要是磨練心志、培養默契、充實技能及鍛鍊體能,不僅每天太陽未升起前跑步,晚上亦需在月亮陪伴中作體能;白天教官所教授的專業技能,晚上利用空閒將授課重點寫成筆記,俾利日後可作為複習的工具書。訓練雖然累卻也過得很充實,從中體會到所需學習東西仍太多,唯有靠往後自我體能及技能上的加強和經驗累積。救助隊結訓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未來如何保持體能及學以致用於實務上,是結訓後的另一項課程。期望我們「救助貳勢力」能秉持救助本命的精神,為消防竭盡最大的心力。
最後異動時間:2012-10-11 16:38:00
  • 回上頁